学党史┃“三线精神”永留存

1964年7月,在四川西昌召开的西南“三线”建设长远规划会上确定了六盘水煤矿工业基地为“三线”建设配套项目。从此六枝进入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时期。

图为地宗矿洗煤厂

1965年11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受中共中央的委托,亲自来六枝视察。当时铁路刚修到六枝,邓小平一行下火车后,乘汽车来到地宗矿。邓小平衣着朴素,步履稳健,态度和蔼,下车后与矿区领导、工人代表一一握手。向欢迎队伍挥手致意。他笑着说:“同志们辛苦了,我代表毛主席、党中央来看望大家!‘三线’建设很重要,毛主席非常关心,希望你们克服一切困难,把‘三线’建设搞好,让毛主席睡好觉,让党中央放心。”随后在尚在修建浴室里,询问和听取了煤炭部副部长钟子云、范文彩和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长丁丹关于建设进展情况以及地宗矿领导的汇报,在详细询问职工生活情况后,邓小平对矿区建设的进展表示满意,并代表中共党中央向参加“三线”建设的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

图为邓小平同志在“浴室会议”中听取建设情况汇报

1966年1月,地宗会战开始,广大建设者决心用14个月的时间,迅速完成全部任务,具备投产条件,力争早日出煤。地宗会战,是“三线”建设以来,六枝矿区建设大规模展开的首次会战。

图为“三线”建设时期宣传标语

随着“三线”建设开始后,六枝这片沃土上百业待兴,在这10年的建设中,六枝从一个荒凉、偏僻的农村山寨,逐步发展形成一个城镇规模。随着“三线”建设的不断深入,经营网点和文化设施等逐渐建立起来。特区机关所在地也成为热闹、繁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直到今天“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依然时时刻刻激励着大家继续奋斗,鞭策着我们继续前进。

(六枝特区纪委监委宣教室工作人员 李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