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路何艰?鞠躬尽瘁多少人?病魔缠身“挨倒哈”!\身患绝症志未摧!戴月披星访贫困,\路宿餐风找穷根。大业待就身先陨,\牛场山河祭忠魂。
这是牛场乡一名政府工作人员为悼念第一支书倪裔豹而作的诗。
倪裔豹走了,走得太匆忙,倾尽心力演奏的乐章戛然而止了!在驻村1460天的日子里,这位优秀的国税干部、驻村第一书记为当地的建设与发展,奉献了自己全部的热情、智慧和汗水。甚至,付出了生命,年仅54岁。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他依然坚守在一线,出色地完成了大箐村的建档立卡等任务,用生命的余光为村民照亮了致富的希望。
5月22日,记者们与六枝特区组织部、宣传部、国税局相关负责人一起,深入牛场乡,走访同事以及当地老百姓,还原一段段有关“最美书记”的动人回忆。
同事的眼中:勤俭、务实、拼命
一间不到10余平方米的卧室里,一张年代久远的小铁床,轻轻一碰就会发出嘎吱响声,一张破旧不堪的桌子,仿佛还留存着他深夜伏案疾书的身影,床上放着一件印有“中国税务”的深蓝色外衣,墙上挂着一条旧裤子,早已褪色泛白。
白天,走村串户和老百姓一起讨论、探究实际问题;晚上,持续加班开会、整理资料,忙的时候忘记了吃饭,手抓两个馒头或吃一碗面条的工作生活节奏,已然成为一种新常态。村党支部书记余国忠含泪哽咽道:“在食堂里还留有一些倪书记常吃的面条,村民们经常劝他‘不要老吃面条,有我们一口饭吃,就一定有你的’,我们一心为民实干,跟倪书记的工作作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他走了,但他身上那种不怕苦、干实事的精神永远鼓舞激励着我们。”
群众的眼中:亲民、爱民、重民
倪书记,在脱贫攻坚战役中,不仅在发展上善于“扣扣子”、在行动上“钉钉子”、在责任上“担担子”,而且深入一户户贫困农户,解决一个个群众困难。他自己常说,“我是农民的儿子,要做对得起农民的事情”。
2015年,倪裔豹为牛场乡30余名留守儿童,得到六枝国税慰问金3000元;2016年,倪裔豹安排了一条“一事一议”的道路,确保长700米的道路顺利完工,还向六枝国税局申请3500元经费,用于牛场乡大箐村人畜饮水改造;同时,向六枝烟草局争取3万元工作经费,购买电脑等;2017年2月,倪裔豹撰写大箐村产业路的选线和有关材料;5月20日,倪裔豹之前申请的8公路产业路已动工建设。……这仅仅是他工作的一个小小缩影。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由于癌细胞迅速扩散,臀部钻心的疼痛让他无法像正常人一般坐立,然而面对心心念念的扶贫工作,他却能够忍受剧烈疼痛的折磨,搭载摩托车风雨无阻、起早贪黑的颠簸在扶贫攻坚的道路上。
倪裔豹患癌病逝的噩耗传来,犹如晴天霹雳,今年已50多岁的大箐村村民熊启文难受得无法安眠,熊启文告诉记者:“倪书记自驻村以来,只要有空,就会抽时间给我们讲解国家相关政策,得知我家困难后,他立即自掏腰包送我一套大棉衣,还给我介绍了一份临时工作,并鼓励我今后好好努力,早日摘除‘贫困帽’。”如今,熊启文平时除农忙外,还经常到附近的村寨去做临时工,一年下来,能挣9000元左右;加上家里养猪、养鸡等,每月的收入将近1000余元,一年能挣2万元左右。最终,在倪书记倾心尽力的帮助下,家里新买了洗衣机、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生活幸福指数一下提高了几多。“倪书记还答应和我小饮一杯包谷酒呢,没想到……”熊启文说到这里,禁不住失声哭了起来。
亲人的眼中:重情、有爱、无私
难得回到“久别”的家中,就立马挽起袖子干家务活,陪伴八十多岁年迈的老母亲,一边帮老母亲修剪指甲一边关心起母亲的近况。老母亲也心疼儿子,常挂念道:“儿啊,你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儿呐,我们知道你的辛苦劳碌,但你一定要把工作做好,早日带着大家一起好起来。”
作为一位父亲,他对儿子的关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由于长期在驻村一线忙碌自己手中的活儿,儿子创业的艰辛也无瑕顾及,但他心中一直惦记着,经常在手机上设置闹钟提醒问问儿子的详细情况,尽力给儿子一些帮助,可是直到病逝都未能看到儿子成家立业。
妻子冷世丽已习惯了没有倪裔豹陪伴的日子,她在城区水利局上班,还照顾着年迈的老母亲,但她始终坚守为人妻的本分,倾尽心力照顾好家庭。有时候倪裔豹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后在沙发上睡着了,她就心疼地给他盖好毯子,自己又赶紧在厨房忙活起来,当倪裔豹醒来看着一桌香喷喷的“美味”时,内心深处既幸福又愧疚,他常对妻子说:“等我退休了就天天陪你,把欠你的补回来”。可是这一天,终是等不到了。
他是一位在税收岗位默默奉献30余载的国税干部,是一位在脱贫攻坚战线上鞠躬尽瘁的共产党员,尽管生命的足迹在54岁这一年画上了句号,但他却用敬业和奉献生动诠释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爱国为民的忠诚和担当。
(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国税局 李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