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岱县(今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是贵州西部的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山区县。东临普定、镇宁,南连关岭、晴隆,西抵水城,北接纳雍、织金。解放前,交通闭塞,生产落后,人民长期受到反动统治势力的压榨和富豪的残酷剥削,苦不堪言。为反抗压迫,郎岱人民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的革命斗争。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攻打国民党郎岱县政府的“三三暴动”。
1945年冬,中共中央组织部派罗朝良回贵州开展活动。罗朝良在家乡郎岱和六枝、岩脚等地团结进步青年王永武、艾永沧、喻忠诚等,秘密组织反蒋武装并打下了基础。
1948年6月,中共罗盘地委积极向新区发展,派地下党员刘安民到贵州关岭、水城、郎岱等地联络进步人士,发动群众,组织反蒋武装。8月,中共黔北特委书记张立在贵阳发展王舍人入党,先后派王舍人、兰华富、刘永等到郎岱、关岭一带发动群众,组织开展武装斗争。
刘安民到郎岱岩脚,与王永武、喻忠诚等取得联系,以“打倒蒋介石”和“反三征”为号召发动群众,以岩脚、营盘为活动中心组织反蒋武装,并延展至普定化处、织金白泥一带。12月,刘安民在郎岱岩脚碓窝冲召开各路游击武装骨干会议,传达罗盘地委关于开展游击战的指示。
1949年2月底,按照贵州地下党的指示,王舍人、刘永等在郎岱长岭岗召开各路武装负责人会议。会议决定集中贵州地下党、云南罗盘地委在郎岱领导的各路武装550余人和270余条枪,采取夜间偷袭的办法攻打郎岱县城。暴动集合时间定为3月2日晚,地点为县城外5华里远的羊猫冲。参加暴动的队伍有郎岱、关岭等地的武装,包括刘安民领导的王永武岩脚武装,喻忠诚云盘、六枝、梅子关武装;王舍人领导的陈永昶花德河、梭大武装,杨忠亮、杨忠良把士寨、长岭岗武装,李兴隆安乐武装;关岭兰华富领导的刘凤山、易德安武装。
3月2日晚,由于时间较仓促,按时集合参加暴动的队伍有花德河武装、把士寨武装、安乐武装、云盘武装和关岭武装共300余人、150余支枪。为保证暴动顺利进行,武装队伍临时编为三个中队:卡细、沙营、岗乌的武装100多人为一个中队,由李兴隆、易德安指挥,主攻占领县政府,解除保警队武装;土寨、云盘、梅子关武装100余人为一个中队,由喻忠诚、杨忠亮指挥,控制高炮台制高点,封锁敌人火力,掩护李兴隆部进攻县政府和保警队,并分兵解决县法警武装,占领县法院;花德河、梭大的武装100多人为一个中队,由陈永指挥,由他们派出十多人的先遗队。从郎岱城北门搭云梯越过城墙入城,打开城门,为大部队开路,然后严密控制东西南北四道城门,不让敌人跑掉。同时,当众交代了暴动主要领导人分工情况:王舍人为军事总指挥,入城指挥战斗。兰华富和刘永在城外负责接应工作。
3日凌晨5时左右,王舍人、刘永、兰华富率领队伍开始攻打郎岱县城。一中队攻入国民党郎岱县政府,打死警察2人,县长钱文蔚逃脱;二中队攻占高炮台(地名)和县法院,生擒院长刘有卓及推事以下10余人,并控制县城制高点;三中队控制了四门城楼。武装暴动队伍曾一度占领郎岱县城,战斗持续到上午11时,因敌强我弱,弹药用尽,逐步失利而被迫撤出县城。暴动队伍在战斗中阵亡9人,被俘12人。王永武岩脚武装未赶上参加暴动中途撤回。这次武装斗争被称为郎岱“三三暴动”。4日,国民党军警对郎岱“三三暴动”人员进行严密搜捕,刘安民在岩脚被捕牺牲。几天后,暴动时被俘和暴动后被捕的共22名游击队员及我方1名工作人员被国民党残酷杀害。郎岱“三三暴动”前后共牺牲33人。
郎岱“三三暴动”是郎岱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为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准备的革命武装斗争。这次暴动虽然失败了,但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鼓舞教育了人民群众,大长了人民反蒋斗争的士气,也极大地打击和震慑了国民党反动当局。同时,从组织发动建立游击武装到暴动参战,锻炼了一批革命青年和地下斗争骨干。暴动后,转移各地的共产党员、地下工作人员、游击队员继续坚持斗争,四处点燃武装斗争的火焰,为配合解放军解放郎岱作出了贡献。
(六枝特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