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谢谢你们了,没想到和我们一群大妈‘摆了摆龙门阵’,你们竟真的将我们的话听进了心里,帮我们大家伙找到了事干,照顾家里的同时还能有份收入,心里开心啊!”在六枝特区银壶街道杨丰村蔬菜种植基地务工的陈贵芬高兴地说。
说起陈贵芬的开心事,还要得益于六枝特区银壶街道纪工委针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情况,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沉浸式”监督,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一次生动实践。
早前,银壶街道纪工委开展走访,看到陈贵芬家门口坐着一大帮“嬢嬢”在聊天,就加入她们的“阵营”和大家“摆起了龙门阵”
“哎,你们有没有觉得到了这个年纪还是闲不住,想出去找点事做,一天忙忙碌碌的日子会更充实点呢?”
“你家条件好,让你‘享会清福’还不好?我看你就是个忙碌命。我是觉得虽然今年我60多岁了,要是能找个事情做,有点小收入贴补哈家用,为孩子们减点生活负担也很好啊!”
“是啊,我也是这样想的……”
听完“龙门阵”,银壶街道纪工委发现了群众的“困难点”——能否为上了年纪的群众就近找点事情做。
听民声,解民意,一枝一叶总关情。银壶街道纪工委立即行动,经多方打听,了解到于杨丰村蔬菜种植基地,今年50亩西蓝花长势喜人,产量可期,现正处于管护期,需要大量工人进行补苗、施肥、浇水等管护工作,并且这些工作简单易上手,工作量不大,五六十岁的人也能干。
之后,银壶街道纪工委又实地到杨丰村蔬菜种植基地详细了解用工需求、用工人员工资发放情况等,并和基地负责人详细商量了介绍当地五六十岁的群众来基地务工的事情,落实好务工地点。
“家门口”有工打的好消息一经告知,像陈贵芬这个年纪的“嬢嬢们”纷纷前去登记报名。
“老人家你来务工一天工钱是好多?是每天发放还是按月发放?”相隔一月后,银壶街道纪工委又来到杨丰村蔬菜种植基地开展“回访”。
“务工一天80元呢,像我们这些60多岁的人,到外面去打工还没有人要呢,现在有钱挣,挺好的。工钱都是每天结,都是现钱,方便。”旁边的聂太珍老人笑哈哈地说道。
“我们将进一步提升‘沉浸式’监督能力,以更多渠道及时发现并有效破解基层群众难题,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银壶街道纪工委有关负责人说。
(六枝特区银壶街道纪工委 周国军)